黄土地层剖面中地磁场正向、反向极性带中一些持续时间较短的极性倒转或偏移。在黄土地层中普遍见到的极性带为布容正向极性时和松山反向极性时。布容与松山磁性转变界限(B/M)被作为中、早更新世间地质年代界限,同位素年龄约为73万年。在黄土磁性地层剖面中,布容正向极性时内,有时可见反向极性异常,即布莱克极性亚时。其出现地域范围相当广泛,同位素年龄约为10万~11万年。在黄土剖面中松山反向极性时内,可常见到贾拉米洛极性亚时和奥尔杜威极性亚时这两个正向极性异常事件的存在。其同位素年龄分别为89万~95万年和162万~183万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松山反向极性时的下部有留尼旺正向极性异常。留尼旺极性亚时从年代上来说早于奥尔杜威极性亚时,接近磁性地层年表中的高斯正向极性时的界限。松山反向极性带与其下的高斯正向极性带界限被视作更新世与新近纪间的地质年代界限,同位素年龄约为248万年。
English |
---|
Name | polarity anomalies in loess |
Chinese |
---|
Name | 黄土极性带异常 |
Description | 黄土地层剖面中地磁场正向、反向极性带中一些持续时间较短的极性倒转或偏移。在黄土地层中普遍见到的极性带为布容正向极性时和松山反向极性时。布容与松山磁性转变界限(B/M)被作为中、早更新世间地质年代界限,同位素年龄约为73万年。在黄土磁性地层剖面中,布容正向极性时内,有时可见反向极性异常,即布莱克极性亚时。其出现地域范围相当广泛,同位素年龄约为10万~11万年。在黄土剖面中松山反向极性时内,可常见到贾拉米洛极性亚时和奥尔杜威极性亚时这两个正向极性异常事件的存在。其同位素年龄分别为89万~95万年和162万~183万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松山反向极性时的下部有留尼旺正向极性异常。留尼旺极性亚时从年代上来说早于奥尔杜威极性亚时,接近磁性地层年表中的高斯正向极性时的界限。松山反向极性带与其下的高斯正向极性带界限被视作更新世与新近纪间的地质年代界限,同位素年龄约为248万年。 |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