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或针叶混交林植被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在中国分布范围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浙北的低山与丘岗、长江以南若干山地上也有。分布区年均温15~16℃,年雨量1000~1200毫米,母质以Q3黄土为主,黄棕壤既似棕壤,通体颜色为黄棕红棕或灰棕等,粘粒ki值2.5~3.3;又似黄壤,有弱富铝化过程,土体含一定量的活性氢与铝,粘化特征也很明显。这些体现了地理位置上处于南北过渡的特点。黄棕壤的土粘粒含量常在30%以上,一般呈块状或棱块状结构,土壤呈微酸至酸性反应,盐基饱和,自然肥力较高。
English |
---|
Name | yellowbrown earth |
Chinese |
---|
Name | 黄棕壤 |
Description | 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或针叶混交林植被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在中国分布范围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浙北的低山与丘岗、长江以南若干山地上也有。分布区年均温15~16℃,年雨量1000~1200毫米,母质以Q3黄土为主,黄棕壤既似棕壤,通体颜色为黄棕红棕或灰棕等,粘粒ki值2.5~3.3;又似黄壤,有弱富铝化过程,土体含一定量的活性氢与铝,粘化特征也很明显。这些体现了地理位置上处于南北过渡的特点。黄棕壤的土粘粒含量常在30%以上,一般呈块状或棱块状结构,土壤呈微酸至酸性反应,盐基饱和,自然肥力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