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角处,遮盖泪阜,并掩盖下眼睑端部的上眼睑皱褶的向下延伸部分。因常见于蒙古人种,故又名蒙古褶(Mongoloid fold)。通常所说单眼皮,即多为具内眦褶者。内眦褶的发育程度与人蒙古褶示意图左:无蒙古褶;右:有蒙古褶;上:侧视剖面图;下:正视图种、地理和年龄、性别都有关系。具内眦褶者多为低鼻梁,但低鼻梁者并非一定具内眦褶。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小者多于年龄大者。在东亚、北亚的蒙古人种中,内眦褶出现率高,如山东为90%;朝鲜人20~25岁年龄组为92%,26~29岁为77%,40~50岁为36%;哈萨克人约25%;生活在伏尔加流域的鞑靼人为5%~7%;中国南方的黎族为48.5%。其他人种内眦褶出现率几近于0,唯布须曼人种中有内眦褶出现。内眦褶的产生可能和蒙古人种长期适应草原生活,防止尘沙更多的侵袭泪阜、泪腺有关。
English |
---|
Name | fold of inner canthus |
Chinese |
---|
Name | 内眦褶 |
Description | 眼内角处,遮盖泪阜,并掩盖下眼睑端部的上眼睑皱褶的向下延伸部分。因常见于蒙古人种,故又名蒙古褶(Mongoloid fold)。通常所说单眼皮,即多为具内眦褶者。内眦褶的发育程度与人蒙古褶示意图左:无蒙古褶;右:有蒙古褶;上:侧视剖面图;下:正视图种、地理和年龄、性别都有关系。具内眦褶者多为低鼻梁,但低鼻梁者并非一定具内眦褶。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小者多于年龄大者。在东亚、北亚的蒙古人种中,内眦褶出现率高,如山东为90%;朝鲜人20~25岁年龄组为92%,26~29岁为77%,40~50岁为36%;哈萨克人约25%;生活在伏尔加流域的鞑靼人为5%~7%;中国南方的黎族为48.5%。其他人种内眦褶出现率几近于0,唯布须曼人种中有内眦褶出现。内眦褶的产生可能和蒙古人种长期适应草原生活,防止尘沙更多的侵袭泪阜、泪腺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