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起燕山山麓,南至大别山麓,西起太行山,东止海滨及鲁中南山地的华北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中朝地台的河淮台向斜。燕山运动开始,形成北北东方向的隆起及坳陷(断陷)。新近纪才大幅度整体下沉,第四纪继续大规模下降。下降区接受新近纪和第四纪补偿性堆积,形成规模巨大的堆积平原。华北平原第四系厚度,从山麓到平原中部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在山麓地带不超过300米,在坳陷区(冀中坳陷、黄骅坳陷)可达600米以上,在隆起区(沧县隆起、埕宁隆起)为300~400米。由此可见,第四系厚度变化,是受基底构造及新构造活动的控制。有的学者认为,华北平原的沉降过程补偿作用大致平衡,同时据此推算出平原的沉降速度。在临清地区(沉降值最大处)平均沉降的速度为1.3毫米/年。
English |
---|
Name | North China recent depressed area |
Chinese |
---|
Name | 华北近代沉降区 |
Description | 北起燕山山麓,南至大别山麓,西起太行山,东止海滨及鲁中南山地的华北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中朝地台的河淮台向斜。燕山运动开始,形成北北东方向的隆起及坳陷(断陷)。新近纪才大幅度整体下沉,第四纪继续大规模下降。下降区接受新近纪和第四纪补偿性堆积,形成规模巨大的堆积平原。华北平原第四系厚度,从山麓到平原中部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在山麓地带不超过300米,在坳陷区(冀中坳陷、黄骅坳陷)可达600米以上,在隆起区(沧县隆起、埕宁隆起)为300~400米。由此可见,第四系厚度变化,是受基底构造及新构造活动的控制。有的学者认为,华北平原的沉降过程补偿作用大致平衡,同时据此推算出平原的沉降速度。在临清地区(沉降值最大处)平均沉降的速度为1.3毫米/年。 |
Comment(s)